推荐信
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 /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概述
推荐信(Reference Letter/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是申请材料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封有分量的推荐信甚至可以在申请中发挥关键作用。推荐信为委员会提供第三方的视角来审视申请者。经过初筛,委员会会将所有文书材料开放给所有老师浏览,一般来说招收PhD的老师会更看重推荐信,在他们眼中,推荐信的分量有时甚至是压倒性的。
申请系统中的推荐信提交流程大体如下:首先提供推荐人的姓名、联系方式、职位等,一定要勾选“I want to waive my rights of reading the reference letter”选项,点击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向推荐人邮箱发送一封包含推荐信提交链接的request邮件,推荐人点击链接后注册账号、填写相关信息、上传推荐信文件。一般的,每位申请者需要提供三封推荐信。
理论上,由于我们选择了“自愿放弃查看推荐信内容”,整个推荐流程应该完全由推荐人完成。但是国内的普遍现象是,由于推荐人的日常事务十分繁多,没有时间为我们写作、提交推荐信,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撰写后由他们修改并确认,然后自行提交,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学习推荐信的写作方法。
除此之外,在要求提交最后的推荐信之前,推荐系统通常有一个要求对申请者的各个方面打分的步骤,以选择填空的问卷形式呈现:
申请人是否有正直的品质?
申请人的智力水平如何?
申请人的勤奋程度如何?
申请人成为研究生是否合适?
申请人作为研究者和未来职业发展的潜质如何?
申请人在压力状态下表现如何,能否成功克服困难?
申请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如何?
申请人有什么成绩可以反映其研究能力?
申请人比其他人优秀在哪里或排名百分比?
申请人有什么不足?
这些内容经常以分数和百分比形式呈现。所以请注意也请提交的老师注意,切不可提交过多人在同一百分比下,会被判定为推荐信作假。同时较为senior的老师也会使你的百分比降低(因为他见过的学生实在太多),这也是需要权衡的。
内容
推荐信的核心观点在于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展开,切忌空洞或泛泛而谈。第一段可以先给个总的观点“这位学生很优秀(具体优秀到百分之几)”。随后,正文段落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必须基于推荐人与你一起经历的具体事例展开谈,诸如在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课后工程设计作业、班级或学院的学生领导等等。所以,严格来说推荐信是一种出自第三方的SoP,都切忌假大空,注重基于事实的内涵!结尾段也可以适当升华,发起呼吁等等,可以自由发挥一下!由于推荐信一般需要三封,所以同学们可以好好安排一下三封信的内容,使得这三封推荐信能够在CV和SoP外从不同角度突出申请者的性格与强项。
此处特别提醒,事例不要造假!不限于推荐信,扩展到整个申请过程乃至以后的留学生活,都不要造假!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信誉看得非常之重,一旦被查出来后果相当严重。
推荐人的选择
关系网络内的推荐信优先级高。 推荐信的本质是一种来自第三方的对申请者的评价。就像有人向你介绍一个不认识的人,如果介绍人是你的好朋友、熟识的师长或某个权威人物,那么你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容易接受他们做的介绍。因此,如果你的推荐人恰好是所申请学校的校友,或是招生官、教授的好朋友,那么被该学校接受的可能性相应地会增大。同理,如果你的推荐人是业界闻名的大牛,那么录取委员会也会相应地掂量推荐信的分量。当然也有例外,大牛的名声确实如雷贯耳,但有些人由于对学生太好,每年会发出很多推荐信甚至很多强推,长此以往名声坏了,该老师推荐信的分量就会大打折扣。
海外推的重要性一般高于国内推。 国内相当一部分推荐信出自学生之手,所以招生官最后很难通过推荐信中类似“great, excellent, best”等暧昧不清的词中对学生做出准确的判断。曾经国内某高校同一专业的两位同学申请了美国A校,二人自撰的推荐信中都出现了“Top 1”这一词语。最后,该高校惨遭A校招生官拉黑,后面几年申请A校的同学颗粒无收。究其原由,国内并不流行“推荐信文化”,而美国高校乃至企业之间对推荐信看得很重。这一事件也恰好呼应了我上面所说的,推荐信的真实性。所以,一般而言,海外推荐信的认可度高于国内推荐信。
推荐信一定要找了解你的人写。 录取委员会最看重与被推荐人有密切工作关系或熟悉你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组织领导才能的人士。他们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推荐往往比地位高的人或是所谓“大牛”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
“领导牛推”不一定牛。 院系的领导层在行政级别上确实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学术地位同样高,一位学术造诣不高、名气不大的领导写的推荐信在招生官眼里与普通教授写的推荐信无异。
格式要求
推荐信的格式参照一般书信格式即可,有些学校要求推荐信有正式的信头和签名,因此我们推荐在页眉处增加华中科技大学标识,在结尾落款处写上推荐人的职位、所属单位、联系方式等。带有校徽标识的信纸可从留学服务中心(友谊公寓旁边)购买得到。推荐信完成后应打印并请推荐人签名,扫描后转换为PDF格式上传。
计算机学院在出国交流群可以下载到推荐信模板,我们选择用这些模板就好。此外请注意,如果推荐信PDF是自己生成或是自己代为上传,请千万注意多个推荐信不能使用同一个IP地址上传,同时请删去PDF中的作者等个人信息,以免被认为推荐信作假。
注意事项
推荐信的核实 就目前来看,对方学校不会仔细审查推荐信的真伪。但是近几年的趋势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使用技术手段对推荐信加以审查。尚未证实的是,一些学校会对上传推荐信的IP地址加以识别,还有一些学校会将推荐信email或邮寄给推荐人要求核实确认。因此申请者在自行提交推荐信前,一定要让推荐人确认内容,确认后不得再做修改。提交时,切忌同时向同一个学校提交多封推荐信,应尽可能变换时间、地点、电脑完成提交工作。如被发现推荐信造假,后果不仅是被申请的学校拒绝,更会影响我校声誉,导致及其严重的后果。
推荐人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每所学校要求提供三封推荐信。但是鉴于提交推荐信工作本身十分麻烦,同时考虑到推荐人自身性格等,有的人不一定愿意帮你提交太多封推荐信。因此,在发出推荐信request之前,应与推荐人充分沟通,确认他愿意提交的推荐信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于三位备选推荐人,以满足所有学校的要求。
风险与建议 这里谈的风险多存在于推荐人亲自撰写的推荐信中。由于选择了“放弃查看推荐信内容的权利”这一选项,我们无法得知推荐人到底写了什么,因此在索要推荐信的同时,应尽可能确认该推荐信的性质。可在提出请求同时直接询问“这封推荐信是否将是一封强推”,或“您会在推荐信中提到哪些内容”。一般情况下,推荐人会如实告知,申请者可以自行判断后决定是否使用、在哪些学校的申请中使用该推荐信。
在选择推荐人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充分调研这位老师的人品并且与老师敞开心扉聊过后,才能放心地采纳该导师的推荐信。近两年出现了两个比较典型的海外推荐信被坑的案例。案例一,暑研外导表面一副要给你强推的样子,背地里却偷偷给了你“黑推”。其目的在于毁掉该生的申请,让该生除了留在他组里之外无路可走。案例二,暑研外导把推荐信的数目严格限制在三封以内,严重破坏了该生的申请计划。
硕士项目的文书差异
以上三个小节我们系统而详细地说明了博士项目申请文书,硕士文书大体上都可以参考上述内容。本小节将结合各位硕士申请者的经验,谈一下硕士项目的文书相对于博士项目可能存在的小差异。
总体而言,大部分学校的硕士项目依然是要求简历、个人陈述和推荐信这三块。对于硕士申请,PS/SoP是几乎所有学校要求的文书(极少数可选,如CMU ECE);一部分学校会强制要求CV,一部分将其作为可选材料;而除了USC外几乎所有学校都会要求LoR。就编者了解,学校第一轮筛选过后才会接触检阅申请人的文书,因而成绩、本科出身和先修课程等“硬实力”是硕士申请的门槛,文书写作的目的就是在硬实力达标的前提下,让招生官或者教授决定要你。编者认为,在文书写作没有失误的前提下,对于硕士申请三者在申请中所占的分量大约是LoR>PS≈CV。且申请者应该尽量提供这些材料,即使它们可能是可选的。
具体而言,硕士申请文书和博士申请文书的主要区别在于围绕“专业”本身的内容需要写多少。博士项目的文书更侧重“目的”,也就是让招生官了解你作为一名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在专业领域内的学习能力、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究、职业规划,因此博士文书主要篇幅都用于写研究经历和计划。而与之相对应的,硕士的文书则是从本科的各种经历出发,包括学术的,科研的,学生活动的,社会实践的,证明各方面都有较好的素质,证明你有能力胜任硕士课程的学习,乃至是将来可能的科研任务。
但是不论硕士还是博士,文书都要体现出申请人的计划性,例如:我读这个项目是为了什么?我能为这个项目做出怎样的贡献(PhD)? 等等。有规划的文书会让招生官相信你有充足的动机(Motivation)来完成学业,从而提高收到录取的机会。尤其是PhD申请者,一般来说,看上去很积极主动(Highly motivated)的申请者往往更受招生官(教授)的青睐。
硕士项目的CV
如前所述,一些硕士项目并不强制要求CV,但是编者鼓励申请者提交这一材料,以更有效地展示你的项目经历。一般而言简历部分与博士差别不大,只是硕士的简历内容可以适当降低科研经历和科研能力的展示,可以考虑适当从不同角度来展示你作为学生的全面性。例如,篇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在简历中添加自己的项目(或者公司)实习、社会实践、有意义的团队组织活动等等内容。
硕士项目的SoP
个人陈述是硕士、博士文书差异性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地方。在撰写PS/SoP 前,应仔细阅读学校网站的内容和格式要求,严格遵照执行。一般认为,PS/SoP用来展示申请者的“软背景”,例如技能,学术实力,动机等。PS/SoP为委员会展示申请人对自我的定位和认识:比如为什么申请人要读硕士?他的动机和人生规划是什么?短文本身也能检查申请者的英文书写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以下以UCSD的官方要求为例,说明硕士项目SoP的写作要求:
UCSD的PS要求算是较为详细的,并非所有学校都会给出如此具体的要求与建议。可以看到UCSD对于PS要求了五个需要涵盖的话题——如何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的、哪些经历对这一领域的深造起到了贡献作用、未来的目标、研究兴趣以及自身对于所申请的项目怎样匹配;还给出了一些可以一写的内容——能让你成功完成研究生学习的个人特质、实现目标的决心、既往的劣势等。
其它学校虽然不一定给出了这样具体的写作指导,但也大都会有概括性的内容要求。所以申请者在写作时可以先根据所申请学校的共性要求来创作一份原始版PS/SoP,再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要求以及你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去修改出不同学校的版本。值得注意的是,PS除了内容本身还可能存在格式方面的要求。下面举出几例:UCSD,应为2MB以内的PDF文档;Rochester,不长于3页、姓名与生日应标示在每页的页眉处、应包含页码;NYU,双倍行距、一至两页、包含姓名与所申请的项目。申请者在完成文书内容的写作之后一定要再次去所申请学校的网站上核查格式要求,针对要求作出具体的微调。(以上格式要求仅作示例,申请时需自己在网站上查阅最新要求。)
硕士项目的推荐信
硕士项目的推荐信从内容上说,可能更偏向于从一个全面的角度展示你很强学习能力、活泼的的思维、足以完成学业的坚持和耐心等等。 从作用和结果的角度来说,对于硕士申请,如果你有来自“牛校”或者“牛人”的推荐信,也会为申请添色不少。“牛推”——来自领域内知名教授的推荐性,或者“强推”——对申请人评价极高的推荐信至关重要。而硕士申请者由于可能缺乏科研经验以及和推荐人的交往,可以在推荐信上更多表现申请者的品质和学术潜力。